首頁 > 最新消息 > 實用文章 > 營業稅是什麼?誰要報?和營所稅又有什麼不同?/台中營業稅報稅/西區營業稅報稅

最新消息

營業稅是什麼?誰要報?和營所稅又有什麼不同?/台中營業稅報稅/西區營業稅報稅

分享到
營業稅,是創業時最先遇到卻常常搞不清楚的稅種。

你可能聽過這個詞,也知道要報,但你真的知道它課的是什麼嗎?
是誰要報?又和我們常說的「營所稅」有什麼不同?

這篇文章會從最基本的法源、課稅對象講起,
一步步帶你搞懂「營業稅是怎麼來的」、「誰該報」,
並幫你釐清它與營利事業所得稅之間的差別。


一、營業稅不是營所稅,你分得清嗎?
剛開始創業最容易搞混的,就是「營業稅」和「營利事業所得稅」。
兩個都要報?還是擇一?到底差在哪?

先幫你簡單釐清:
●營業稅是針對「你賣了多少」來課稅;
●營所稅是針對「你賺了多少」來課稅。

舉例來說:
你開一張含稅價為105,000元的發票,裡面就會內含 5,000 元的營業稅;
等明年報稅時,你要把這10萬元收入扣掉進貨、租金、人事等成本,若還有盈餘,才會產生營所稅。


二、營業稅的法源與課稅對象
營業稅的課稅依據是《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》(以下簡稱營業稅法)。
依據第1條,營業稅是針對「營業人銷售貨物或勞務,以及進口貨物」來課稅的。

簡單說,只要你有賣東西、提供服務、收費,甚至是進口商品,就可能要繳營業稅。


三、誰算是「營業人」?
根據《營業稅法》第 2條,凡在台灣境內有銷售行為者,不論是否設立公司,只要有營業行為,都屬於「營業人」。

以下情況都有可能被認定為營業人:

●成立公司或行號
●自由接案者(設計師、美甲師等)
●網拍、社群、LINE 群組賣貨
●用私帳收款但實際經營業務


四、加值型與非加值型營業稅的差別
類型課稅方式常見產業
加值型營業稅銷項稅額 − 進項稅額零售、批發、接案、顧問、設計等
非加值型營業稅按營業額 × 稅率課稅銀行、保險、飲酒店、證券等特殊行業
●多數中小企業及自由工作者,皆屬於加值型營業稅的課稅對象。

五、營業稅與營所稅的差異比較
項目營業稅營利事業所得稅
課稅依據銷售金額(營業額)盈餘(收入 − 成本 − 費用)
計算方式銷項稅額 − 進項稅額應稅所得 × 稅率(20%)
繳稅頻率每 2 個月申報一次每年5月結算一次(另有9月暫繳)
適用對象所有營業人
(含公司與個人)
僅適用於公司法人
成本是否可抵扣僅可扣進項稅可扣成本、費用、折舊等

六、小結   
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營業稅與營所稅是兩種不同性質的稅:
●營業稅是對「交易行為」課稅,有賣東西、有提供服務就可能適用
●營所稅是對「獲利結果」課稅,有盈餘才需繳納

如果您還不確定自己是否屬於營業人、是否需要報營業稅或營所稅,
歡迎與我們聯繫,讓我們陪你從第一筆交易開始,就報得清楚、繳得安心。


 
TOP